Tuesday, May 26, 2020

SOHO 中国财报解读 20200523


一个买卖要达成,肯定是一个愿卖,一个愿买。

最近尝试在香港看有没有合适的楼可以入手,结果发现价格仍旧坚挺,最多的降幅只有10%。买个楼不容易…..

我作为一个潜在买家的角度,楼价与收入的比例都已经达到17.4(不吃不喝17.4年才能买),若在目前人均收入很有可能走下坡路的前提底下,楼价还能继续上涨多少?QE能进一步推高楼价?于是市场上潜在买家看空的居多, 若无大的降幅,不轻易出手。

但从业主的角度来看,若自己目前没有财政压力,为什么要急着降价大甩卖?疫情是不是一个短期的冲击,如SARS一般,过后经济会V型反弹?还是说这是一个中度衰退(1-2年)?业主倾向于继续观望。

其实SOHO中国这交易也是类似的状况。目前僵持的原因估计是潘石屹与黑石对SOHO物业组合估值的不同。一个不想便宜卖,一个不确定自己付出的价值,是否匹配预估投资收益。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双方等疫情对整体经济运行的冲击确定后,对估值基础有一个共识(包括批融资的银行)。 黑石应该也有尝试压价,为自己创造一定的缓冲空间,就像他压低荷兰NIBC银行的收购价一样。




回归SOHO公司本身,承接上一篇留下的课题,我们就看看潘石屹的公司是否能够等得起。

1.     损益表


*2019年几乎没有怎么出售物业,收入主要反映物业经营收入。但是NOI(净营运现金流)比投资物业估值只有可怜的2.19%......

*毛利率随着转型成为收租物业逐步上升,但是总部的行政和其他费用却也成呈上升。

*税率的下降是因为出售物业的数量在减少。作为经营公司的税率实际上只有25%。单独出售项目的土地增值税实在是太夸张了。

*目前利息支出呈上升的趋势。随着投资物业的施工推进,支出在不断上涨。估计丽泽SOHO竣工以及宽松政策加持下,利息支出会开始下降。
 

*目前决定整个资产组合回报率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负债率。目前SOHO的负债率是47% 而港企各收租股在20-30%的水平。2019年财务费用占到了营收的26%。基本上SOHO就是在为支付银行利息而打工。能拿去还本金的钱就剩那么12个亿。从一个可持续经营发展的角度,SOHO卖出一两个物业来降低负债率会更加理想。

**2014年开始,转型包租公生意后,流动资产的净值开始下滑,并出现负值。2020年内,SOHO中国需要进行融资来应付短期债务。




**之后还本金负担接近每年20亿。公司实际上处于不断地借新债来还旧债的循环中。本人不太喜欢这种状况,

SOHO在投资物业竣工并产生现金流之后,以相对高的物业估值和低利率获取银行的长期贷款。因此,账上长期贷款逐渐增加。短期借款下降。2020年融资活动重要现金来源应该是丽泽SOHO2019年底正式开业。等达到一定入驻率,就可以抵押给银行,从而缓解短期流动性问题。

虽然之前分析SOHO的资产质量是可以的,但从账面上看,SOHO中国公司财务表现不佳。无论是收入,经营费用和债务层面状况都差强人意。黑石有较大的空间去压缩成本和融资费用。

从完成交易的角度去看,黑石以接近0.77PB的价格购买。因为资产的收益率不算高,净营运现金流大部分都拿去了偿还现有债务,潜在买家的融资有不少的困难。所以这笔交易只能是谨慎祈祷会进行下去吧,看谁更加急。

在下一篇更新中,我也会根据市场公开的资料,尝试探讨一下估值的区间。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